close

宋代的王應麟在他的《辭學指南》中這樣說:“序者,序典籍之所以作。”明代的吳訥則說:“凡序文籍,當序作者之意。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一篇序文就是一部典籍著作的窗口,也是作者交給讀者打開全書的一把鑰匙。 我雖非文人雅士,但卻風雅情趣不乏,且業余愛好還頗為豐富。自小就沉迷于文學,茶余飯后之余;撰寫的兩本文稿《散文隨筆》和《知青詩人》也即將眷清。洋洋灑灑竟湊足了幾十萬字。打開這兩本文集,用心去觸摸這些鮮活而滄桑的文字,隱顯出許多坎坷和險釁。除了自己,沒有人能明白我故事里有多少悲傷、遺憾和無奈?書中文字牽引著我從‘反右’、大躍進‘到’過苦日子‘;從’文化大革命‘到’上山下鄉;從‘招工返城’到‘改革開放’;從‘改制下崗’到退休;惟日為歲,每一次都步步驚心,足以讓人銘諸肺腑而歷歷在目。 現在,告別了四十四年的工作壓力和糾結,多了些悠閑自在的時間,停下來,對影自嘆,當初的“鴻鵠之志哉”被時光的棱角撞擊著變了容顏。所有的絢爛和酸澀卻不知不覺的都交付給了昨天。留下的只是斑斑駁駁的蒼老印點。 拂去哲學的臨摹,思想都變得一貧如洗,唯有那些被鎖住的回憶和經歷一直壓抑在心底,成為了我的郁結和彷徨,因此,最好的結果就是把它釋放出來。如是靜下心來,從這痛苦的記憶中掙扎出來,在虬枝中攀折,試圖把雜亂不堪的思緒枝條理順,將所有的滄桑搓成幾縷無須羈絆的思緒灌注在筆尖上。 蘸上幾筆濃墨,拾盡人生朝暮晨昏,只因烙上了知識分子家庭出生的印記,走向就變得十分微妙。多年來,我總是低調的把自己的鋒芒收 斂到塵埃里與紙和筆相互依偎,攙扶著走過了多少孤寂和落寞的日子,也排解了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懷,少了幾許歷史的健忘與情緒化的積怨,終如,能將自己內心的塵垢和愁緒慢慢拂去從而變得充盈起來。 心卷著舊時光,日子在低吟里,裹著或多或少的清冷,跌跌撞撞、瑣瑣碎碎的令人暈頭轉向,甚至迷失過自己,于是,想留下些近乎于胡言亂語的文字來詮釋自己,努力抵抗記憶的遺忘。時間久了,不知不覺竟攢下了這么些幾寸厚的文稿。我喜歡翻看著自己的作品,雖然知道自己寫的實在不怎么樣。但總覺得把自己想寫的記錄下來,就是完成了一件大事。 翻看那一頁頁的稿紙, 刻錄的都是自己成長的經歷和思想變化的軌跡,這不僅是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回顧,也是對自己青春若失的慨嘆和心靈的宣泄,還是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,更是我一生智慧的總結。不需要解說,秉持著一顆平常之心,只要自己懂得就行。為此,每一次的閱讀和寫作,總能把我的心境帶入一片寧靜的天空,那里有著我熟悉的一切快樂和疼痛。每次傷心,我都沉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,淋漓的哭;每次快樂,我都擁在自己的世界里,顧自地笑。無論是過去活于騰達或困頓于窘境,我自己也曾因為‘家庭出生、上山下鄉、招工回城、人脈關系、情感、結婚生子、家庭、單位改制、下崗等問題’而與整個社會的諸多朋輩產生共鳴。對那一段經歷,我不能說放下就放下,因為這段組合的苦難磨礪影響了我整個一生。曾經的滿懷理想,到前途迷茫,從青春芳華到霜染鬢白,我生活的軌跡無不是循著那條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路在走著。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。一肚子苦衷,卻還有卸不下的壓力,歲月就是如此,給人天花亂墜的期許,也給人綿綿不絕的傷痛,使你滿身的疲憊。所以我很無奈,知道了初心已經撈不起,往事如 云隨風去,一切已經都融入生活的平庸和瑣碎。為此常常嘆息!以至于文學夢慢慢老去,直到有一天或許會隨我一起走向另一個世界。 我記得莫泊桑的小說《羊脂球》中有一段話:‘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,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。’每個人的生活里,都有無數困擾我們的不完美。文字就是有這么的獨特,獨特到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。直到最后,都將分道揚鑣,待翻閱完之后,就是悲喜冷暖的一生。現在,我終于有機會把這些文章編纂在一本叫《思想隨筆》和《知青詩人》的集子里了,信手翻開,才發現輯文成冊很有必要。如果再不把那些熬煮著煙火塵心的陳年舊事放開,即使新的來了,我將因騰不開心與手而錯過。這就像把文字變成一顆顆沙礫,鋪就在我歷經的生活之路上。沙礫上留下了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腳印,那是我記錄在生活日記中最好的印跡。當我回過頭來,會看見了那些若隱若現的劃痕,揭開我所有的記憶。 每一種好的思維方式,都是生命歷程上一盞明亮的燈。多年來,我一直將無意識的勤奮,培養成有意識的習慣或生活方式。并且以此勵志而成為志趣,孜孜以求,樂在其中。幾十載刻苦自學,飽讀中國詩詞文賦,廣讀歷史、哲學、軍事、政治經濟學、宗教學、國外名人傳記等,下之苦功夫,居然也能‘腹笥充盈,淺兼浩氣盈胸’并且常冒出些靈感來。隨著自己一篇又一篇至真至純的文章上傳,我萌生了結集成書的念頭。讓文字收藏自己的思想碎片、智慧的火花,讓文字記錄我最真實的情感脈動,讓文字見證我成長的流金歲月,讓文字銘記我最虔誠的微笑與憂傷。據此,我心靈仿佛一動,腦袋開竅就琢磨著,何必不趁著還有些耳聰目明,還能動手敲動鍵盤的機會去湊熱鬧,出版屬于自己的一本書呢,也好了卻自己這么多年的一個心愿呢?于是,老眼昏花的盯著鍵 盤,自己掏錢、自己設計書面裝幀、自己編排、校對,自己作序言。出版了《思想隨筆》和《知青詩人》近六十萬字的兩本書。我知道,這些文字如一碎石子之入大海,濺不起一絲水花,它不會給我帶來任何一分錢的效益,也不會贏得眾多的捧贊,但它卻能帶給我不以錢而論的受益,慰藉著我那彷徨的靈魂。這兩本書集里都是記錄著我的心路歷程,釋放著我的酸辣苦澀。或許還有幾許夢想和成就感,這就是我一生曾經迷念過的希冀和期盼。即使我的夢想已經邁過年輕,變成沒有青春美麗的迷茫,但不管怎樣,有了自嘲,有了自戕,就有了一本充滿苦澀屬于自己的書。 手捧著自己的傾心之作,心中還是無比欣喜。此書的最大價值就在于一份情感的誠摯與純凈!我認為根植于人的情感的審美恐怕是不會過時的。真情實感是作文的價值所在,魅力所在。 當我走進目不暇接的讀圖與刷屏時代時,就有種濃烈的年代感。它藏著整個社會心理和人性的變遷。這種生活旅程和心路歷程的氣質變化,透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社會現象,某種程度上也是文化和道德塌陷的一種隱喻。它會讓我在悉數回憶中加一些理性的反思。感同身受的:像是水里摁不下的青荇,油油地招搖,全然看不到那種沉靜的優雅。似乎是日夜也不很分明了,四季如同被動般混淆,目測情動之處,聞到的只是一絲浮躁社會的驕矜氣息。為此,總覺得自己對人性,也未必是什么都能看清楚,都能了解。人性在很多的時候,其實有很大一片的灰色地帶。所以,我想靜靜地做好自己,再沒一番心思許與誰?以‘世界上所有的幸福,都以內心的安靜作為基本特征。’以含而不露的個人魅力游走在塵世的喧囂中。 細細想來,我原本就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介平民,50、60年 代的社會生存環境,生活層次,寫作水平,高又能高到哪兒去呢?為之,文集里,導入了一些社會底層現象、捕捉到平淡瑣碎的市民生活氣息,使人聞之便產生同感,為之共鳴,與之吶喊,而且還活生生的擠出幾許略帶有文學藝術的意味來。來安慰我這顆四處飄蕩的心靈,讓自己的平庸里偶爾顯示出一點點風骨。足夠矣!如果,因為我這兩本‘文集’辱沒了讀者們,影響了他們的情緒,那么我將會無地自容的成為我此生最大的遺憾。 總之,言不及義,書寫到此,是為序!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86u8efj 的頭像
    j86u8efj

    劉盈君的優質推薦評比

    j86u8e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